工业锅炉的燃煤燃烧和农作物秸秆的无序露天集中燃烧是雾霾的主要成因和污染源。如何解决这一环保难题,代表是这样说的:“如何变害为利,一直是我们思考问题, 通过近几年部分省市的摸索和实验,将农林业的废弃秸秆物加工成生物质燃料,通过燃烧生物质燃料代替燃煤,应用在供暖上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之路。
我国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废弃的树枝,树叶等资源丰富。通过将秸秆加工成生物质压块燃料,将废弃的树枝树叶和家具厂的边角料粉碎后加工成生物质木质颗粒燃料,热值达到3000-4000大卡,这个原料成本低,加工简单,将其用到生物质锅炉内进行焚烧,可以用于冬天的供暖,并且生物质燃料燃烧时的烟气几乎不产生硫,只有少量的硝, 可以通过加装生物质布袋除尘器,实现环保清洁排放,生物质燃料属于清洁能源。 生物质燃料的在供暖上的应用,既能解决燃煤的污染排放,又资源再利用,减少了秸秆的露天污染焚烧,这一加一减,通过秸秆、树根、木质废弃物等有效利用,对改善村容村貌起了积极作用,对农民来说省事、干净,减少了割玉米,烧玉米秆的劳动,还能在售卖玉米秸秆时获得一点收入。对于这样的一个利国利民的生物质燃料项目,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和推广。
生物质燃料替代燃煤、燃气供热环保有经济。有人说,燃煤供热多便宜,生物质燃料取代煤成本增加怎么办,为此针对生物质成型燃料比燃煤的供热成本高的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参照“煤改电”,“煤改气”的补贴政策,出台“煤改生物质”的鼓励扶持政策,开展“以奖代补”,通过补贴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降低生物质燃料出厂价,补贴生物质燃料替代燃煤的的运行单位,减轻供热企业负担,推动生物质供热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全国分布式供热40吨以下中小燃煤锅炉每年消耗燃煤总量为8亿吨,燃煤导致的污染物排放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生物质作为‘零碳’和低排放的清洁能源,是取代燃煤最经济的选择。”将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城镇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在利用农村地区生物质资源的同时,实现产业扶贫与污染治理的双重目的。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推动生物质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生物质能供热就地收集原料、就地加工转化、就近消费,构建城镇分布式清洁供热体系。经过调研,认为采用生物质进行供热已经具备推广和复制基础。 “采用生物质秸秆替代燃煤既可以解决目前秸秆治理过程中只堵不疏的现象,又可以解决居民的采暖问题。”我国每年秸秆产量达到9亿吨,应用前景广阔。按照目前1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需要生物质成型燃料3万吨,即秸秆原料6万吨,可解决12万亩地的秸秆去向问题,避免了一些地区对秸秆的露天焚烧。 发展生物质燃料可以有效减少雾霾的产生
在国内雾霾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发展生物质能源尤其重要。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已有的农林业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而且我们可以种植能源林,将生物质燃料“种”出来, 从来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替代煤炭,燃气,燃油等不可再生的能源。我国现有可以产生农业废弃物的耕地18亿亩和可以产生林业废弃物物的林地45亿亩林,而且我国有大量的荒山荒地可以利用,种植农业和林业,产生大量的资源。“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能源安全、环保角度,生物质能都有着巨大的潜力。”陈义龙说,生物质燃料产业要想较快形成规模,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 通过以上近期代表们集体发声:支持生物质燃料代替燃煤供热,可以看出,发展生物质燃料,替代燃煤用于供热供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只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指引,脚踏实地的发展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必然成为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